北大毕业的博士,拍出的电影豆瓣评分只有2.0?!毕志飞导演高学历和烂作品的反差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不过看了他的故事,我觉得他做导演确实平庸,但人生绝对算不上失败。
首先,毕先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很擅长读书和考试,从县城考入北方工业大学,又跨考了北影硕士和北大影视学博士;说明他智力、自控能力、勤奋程度都是超越大多数人的;通过学历深造,他跨越了原有的圈层,拥有了名校光环,结识了高知人脉,屡次得到贵人赏识,并且遇到了家境优越的夫人。这明显是别人家孩子的剧本啊!
其次,毕先生从小喜好文艺,不想过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他在家人的压力下坚持本心,通过学历教育拿到了敲门砖,进入了自己感兴趣,前景也不错的影视行业。
从这些角度看,毕先生绝对称得上世俗意义的“人生赢家”。
那他到底是怎么成为一位烂片导演的呢?
第一,职业选择的盲目:没有搞清电影和导演到底是什么就开始考研;考博也是因为就业不顺利、为了成为北大的“老狼”和与亲人的*气;对艺术的追求摻杂着对“功成名就”的追逐,对职业生涯没有客观冷静的思考,只有一腔盲目的热血:;
第二,实现目标的路径不合理:导演根本上是一门实践性而非研究型的职业;毕先生前期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实践,是学历深造,他潜意识还是在选择他更擅长的读书考试,而不是在剧组摸爬滚打、积累实力;
第三,素质不匹配:艺术作品,是用文字、形象、影像等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创作者的审美和对世界的思考;没有思想,没有独到的见解,难以有真正的艺术创作,只是掌握了一些技法而已;导演除了艺术创作职能,还有组织管理职能,需要跟制片人、演员、制作团队多方沟通协调,没有点魄力也很困难,从近期某综艺的片段可以看到,毕导至少是hold不住演员的;
第四,个性执拗,自命不凡,不愿意面对现实。一个优秀的职场人,一定是在得到现实反馈后能迅速反思,积极调整策略的人;而毕先生在遭遇挫折后不是勇敢正视,而是否认、逃避,甚至将影评网站告上法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无法感知和面对现实的人,怎么可能成功呢?
那么毕先生有哪些可以尝试的职业方向呢?
第一,踏实做个影评人,即使没有太多独到的见解,以他的在学院的专业积累,也可以靠输出密集的知识点收获一批粉丝;无论褒贬已成名,自带反差和流量,温和有礼,不怕挨骂,具备做网红的基本素质;
第二,继续寻找机会做学院派老师,以他的学历背景混口饭吃不成问题;不过如果无法在思想层面提升,也成不了学术大家;
第三,做艺考培训教师,毕先生擅长考试,有考研考博和教师经历,是一条现实可行之路;
第四,走影视技术路线,后期制作,特效制作;以毕导的学习能力,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过不能满足他的表演欲望,难有持久的发展动力;
其实很多职业,做好了都是可以名利双收的,关键要选自己有兴趣有动力、性格能力匹配、社会也需要的。
哪些职业适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