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风”七期
结业方向系列专业讲座
“沐风”学生文艺骨干培养计划(简称“沐风”计划),是校团委从年起设立的学生文艺骨干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技能培训、知识讲座、作品赏析、分类指导和校内外实践等方式,为清华园培养一批有理想、有素养、有能力的文艺工作者,推进校园文艺文化氛围的建设。
Vol.1
“视频及舞台方向培训”专题讲座
年10月10日,“沐风”计划七期第一场结业方向系列专题讲座成功举办。为提升视频制作以及舞台呈现的专业能力,邀请谈重庆学长与王炳瑞学长为学员们带来“视频及舞台方向培训”专题讲座。
#Q1校园视频创作经验分享
谈重庆,新闻学院级硕士生。曾任学生艺术团话剧队队长、清华大学学生会文艺部技术组组长。
谈重庆学长从技术、想法、组织三个方面分享了在校园内拍摄视频作品的经验总结。
从摄影过程中设备的选择以及使用技巧,到后期剪辑过程中的素材筛选与声音处理,谈重庆学长重点强调了前期拍摄准备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前期高效率、有意义的工作能够有效减轻后期工作量。
同时,针对视频创作的整体想法,谈重庆学长强调了“核心概念”对于整个视频作品的重要性。不管是形式、镜头还是文案与背景音乐,我们首先需要思考该作品的独特性,其次再去思考其表现形式。
最后,谈重庆学长谈到制作过程的有效组织对于作品呈现也有很大作用。前期筹备、后期制作以及运营投放规划都对最终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Q2戏剧舞台的台前幕后
王炳瑞,五道口金融学院级硕士生。现任学生艺术团话剧队、马兰花开辅导员。曾任学生艺术团话剧队指数、学生艺术团团工委组织副书记。曾获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文艺优秀奖学金等荣誉。
王炳瑞学长将“做好一台戏”的重点分成了五个部分:编剧、导演、表演、制作及演出。
谈到剧作基础与文学因素,王炳瑞学长强调了戏剧结构的重要性,也建议同学们向经典剧作的人物设置、语言逻辑、任务调度以及舞台提示等方面学习。
关于导演能力,王炳瑞学长重点介绍了其综合性。作为一部戏剧的核心人物,导演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更要有强大的行动力。导演对剧本的把握及对表演的理解往往决定了舞台设想的最终实现效果。
最后,对于表演的“七力、四感”以及舞台上展现形式的细化,王炳瑞学长也做了详细介绍,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戏剧创作及呈现的魅力。
#Q3学员感想分享
郑博匀
正式开始制作之前,我们应充分做好选题论证工作,针对观看视频的对象确定需求。不同的视频在故事梗概上可能相似,但真正的差距在于细节是否能打动人心、产生共鸣。
正式开始制作时,脚本极其重要,它是整个视频的大纲,用以确定作品的发展方向和拍摄细节。剪辑视频时,我们应先粗后精。粗剪的目的在于搭建整个视频的框架,检查视频是否流畅,逻辑结构是否有问题,结合素材检查视频信息量是否足够。精剪是对视频细节的调整,加强并巩固粗剪时确定的结构和节奏。
傅渝
本次专业讲座让我了解到: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音频采集是很重要的环节,在拍摄时要做好音频采集工作,避免后期配音出现失真。此外,拍摄过程中画面的稳定性对提升整个画面的观感也很重要,可以使用稳定器、滑轨等工具。最后,灯光的使用也十分关键,有些照明光源可能会导致出现人物皮肤偏色等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专业的影视灯进行补光。
Vol.2
“音乐梦想计划”原创沙龙
年10月17日,由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音乐梦想计划·唐汉霄校园原创音乐沙龙于蒙民伟楼音乐厅开展。
许多“沐风”七期学员怀着对原创音乐的兴趣来到了现场,与优秀创作人唐汉霄交流、分享,了解唐汉霄的原创音乐经历和《让我留在你身边》、《无名之辈》、《双鱼》等金曲背后的故事。
#Q1学员感想分享
陈宇
唐老师提到自己在旅行中很少会做计划,而是喜欢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前行,甚至在攀登雪山时也是漫无目的地享受自然的曼妙。我想,这种随性和淡然,其实是诞生优秀文艺作品不可取少的动力,当我们设置道道关卡和限制去推动文艺活动的开展时,有时情况确实会适得其反,放开、退回,带有一种生命的敬畏和闲适,才应该是对自己、对生活、对文艺最纯粹的态度。
何牧
当唐汉霄老师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创作音乐的原因时,我才意识到,他其实也只是一个年轻、普通的创作者,也有自己的困惑与挣扎,也和我们一样在这个时代面前不知所措。我们总是会“神化”一个偶像,仿佛他与我们不是同类。但事实上,很多人都陷于同样的困境。如果我们也能从困境中生发出创作的动力,或许也可以创作出能够引起共鸣的文艺作品。
江哲昊
整场访谈中,唐老师提到的几个关键点戳中了我:首先是在“无聊”中创作,不去“想”用力生活,而是用力生活本身。其次是用耳朵去旅行,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也能够听遍各地的风景;此外,不用刻意去解决创作中的问题,或许把它搁置在一旁,就会变成一种“武器”。
而在被问到“流量密码”时,他则强调,从创作者的角度,所谓的流量密码就是把控好内容;不要想着“我要写一首很红很经典的歌”,那样反而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
赵幸辉
在与唐老师的对谈中,我看到了一个因为纯粹的热爱而自恰自得、有着自己坚持和追求的、真正的音乐人。对于“做自己”的坚持,对于“好音乐”的探索,都展示着一个音乐人的初心。这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参与校园文艺的初心。真诚而热情,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对实现更高水平舞台的渴求,自我满足与自我成就的幸福感……这些都是我选择校园文艺的原因,也是我在这条路上坚持探索的动力。“Loveiseverything.”
杨梓凝
音乐也是我们校园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节中,音乐每年都占据了最大比例。作为组织者,我们应该在审核过程中当好“制作人”,在歌手、歌曲、演出次序、晚会主题等要素之间进行把控,必要的时候可以给歌手一些选歌建议。
另外,在各类活动主题曲的创作过程中,由于主题曲制作通常是外包,我们也需要和制作人沟通主题和风格。很多院系学生节都存在先出主题曲再根据主题曲调整宣传风格,或者对已经制作出来的主题曲不满意的情况。如果在前期沟通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能节省很多调整和沟通的成本。
▲同学们与唐汉霄老师的合影
以上是本次“沐风”七期结业方向系列专业讲座的重点内容回顾。
栉风沐雨,通文达艺
沐风七期,扬帆远航
“沐风”计划八期正在招募中
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25日17:00
欢迎大家报名,期待与你相遇!
如果对申请有任何疑问
欢迎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