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海推出《关于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备受好评且得到最快最扎实的一项措施,就是成立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截至10月底,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正式挂牌整整六年了。这个号称是来上海拍片摄制组“保姆”的机构负责为剧组提供各种信息咨询、场地协调等服务。
经过6年的运转,机构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式,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据统计,截至年10月23日,机构共受理政策、信息咨询和协调服务件次,其中咨询类服务件次,协调类服务件次,项目受理达标率为%。接受咨询服务的单位共家,其中上海单位家,外地单位家;接受协调服务的影视剧组共个,其中上海剧组个,外地剧组个。
随着服务不断完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六年的发展中,也能看到这个小小支点撬动的上海影视产业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
年版电子版拍摄指南图精细高效精准挖掘沪上影视资源说自己是“保姆”,是因为这个机构做的事情非常杂,比如为来沪拍摄单位提供包括政策信息咨询、政府沟通、拍摄协调、信息服务、人才中介、宣传推广等各类免费的咨询和协调服务。从一开是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掌握越来越详细的资料库,机构的办事效率提高了,对上海影视资源的发掘也更加积极主动。
取景地服务,如今已经成为机构的核心业务。文化大都市上海,近代和现代化都市风貌并存,很多剧组都喜欢来上海取景。但在年之前,剧组碰到难协调的取景地,也只能一筹莫展。在上海九部委联合发文提振电影产业之后,重塑中国电影发祥地风采的宏图大志,被聚焦在了一个小的剖面上——服务。这与市委市政府后来将“上海服务”列为上海的四大品牌建设之一,不谋而合。而那一年这个机构的挂牌成立,正是“上海服务”的有力体现。
年,由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认定的上海影视拍摄推荐取景地是75家,年底迅猛增加到家,年由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认定的上海影视拍摄推荐取景地增加到家。年初步统计,将突破家。
此外,年下半年到年上半年,机构开始对当时全市16个区的家取景地进行影像素材的采集并建立信息数据库,如今,这项工作已成为常态。对想来前期勘景的剧组来说,有了这个数据库,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些日积月累的案头工作,反哺到“上海出品”的重大影视项目时,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上海献礼建党百年的重大电影项目《》,讲述的正是百年前首批共产党人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片中涉及大量的上海景观,除了影视基地,还需要有很多实景,片方申请协调的勘景地,多达四五十个。如果没有服务机构作为中间方联系协调,恐怕剧组的外联和制片的工作压力会大大增加。
《》剧组到机构参与协调会。又比如,通过调研机构发现上海中心原来有一层楼还没出租,正好借给剧组拍戏,“像赵薇的电影《美男子》、刘诗诗主演的电视剧《流金岁月》、新版《涩女郎》等等,都到这里取景过,现在这层楼名气也大了,一空出来就迅速被租赁一空,”工作人员介绍,在上海前不久公布的首批市文艺创作39个重点项目里,还有一部电影《大城大楼》,就以上海中心为背景,讲述几个年轻人创业的故事。“近年来,政府在大力推广文旅结合,今年由于疫情,还在推动新经济模式,我们机构也在思考有什么创新:这些取景地都是优质资源,怎么让它们和社会、公众产生联动?”影视摄制服务协会秘书长于志庆告诉记者。
如今,机构也与时俱进地衍生出了“打卡地”推介,用精细化服务将文化影视、旅游观光、消费经济串联在一起。
《安家》剧照比如,孙俪主演的《安家》热播之后,愚园路上被改造成民宿的老洋房,经常迎来观光客;童瑶主演的《三十而已》热播之后,不少粉丝去了剧中的取景地保利·时光里,在这座徐汇滨江的高档商场里,逛逛吃吃……而这些取景地的发掘都有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的功劳。
保利·时光里经过调研和头脑风暴,机构工作人员发现,目前纳入“上海影视拍摄推荐取景地”名录的,往往要么能体现上海的历史人文情怀,像上海大世界、上海历史博物馆,要么能体现上海的市民文化传承,各类公馆、洋房,要么能体现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风貌,像上海中心、上海大都会游艇公司等等,“各类社交媒体上,年轻人都喜欢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之后,打卡留念,我们这些影视拍摄取景地,都是经过剧组专业审美过滤过的,都具有独到的美,天然具备‘打卡地’属性。”于志庆说。
上海大世界给取景地加上“打卡地”的外挂,只是机构精细化服务的一个佐证。为了应对疫情,今年机构将备受好评的《上海影视拍摄指南》做了电子版,剧组和公众获取也更方便了,这也直接带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推动长三角影视产业共同繁荣
精细高效系统化,是上海影视服务的“秘笈”,但上海并不想把它变成“独家秘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潮下,今年8月1日,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与长三角首批17家影视拍摄基地共同宣布成立“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并发布联盟成立共识。联盟的落地,将努力推动长三角地区影视拍摄服务的协同合作与联动发展,帮助和促进影视工业产业升级,实质性推动长三角地区影视产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于志庆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联盟未来将积极打造五个“一”:构建“一套影视拍摄服务体系”,出版“一本影视拍摄服务指南”,建设“一个影视拍摄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一组影视拍摄地评价机制”,组织“一批影视展会集中呈现”。
联盟8月成立,9月1日就接到了这个协调申请——灿星制作电视剧《阅读课》,想去绍兴鲁迅故里拍摄,于是通过联盟的架构,很快找到浙江省委宣传部,再联系到绍兴市相关单位,解决了这一申请。这是长三角一体化高效办事的第一个成果。6年的时间,被市场证明了的上海经验,正式开始对外输出。
不仅如此,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从诞生之初,就是上海电影产业振兴的一个窗口,无论是创新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模式输出,都是6年来上海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上海推出《促进上海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除了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的不断成熟和壮大,如今在作品方面,且不说《我不是药神》、《地久天长》等前两年叫好叫座的影片,这个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幕后是众多的上海出品方,动画大片《姜子牙》,一半的制作由上海红鲤文化完成。这两年,上海堪称佳作频出,备受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