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求索路,一曲奋进歌。
十年前的今天,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挂牌成立,县委34号文件《加快推进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步印发。
这是象山影视城奋力走出困境的转折之举,是象山影视文化产业谋求突破的精彩一跳。回首十年发展,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陈建瑜说:“管委会成立十年来,负重前行,创新求变,坚定不移做市场、做人气、做平台,带领象山影视城走出困境、实现华丽蜕变。”
十年前,象山影视城连续多年接待游客不到20万人次,年均门票收入五六百万元,年接待拍摄影视剧不到10部,面临不上不下、进退两难的窘境。
十年后,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年营收近50亿元、税收2.5亿元,年均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拍摄剧组有望突破个,品牌价值达.6亿元、成为宁波文旅第一品牌。
一
“手上正在拍摄一部网络电影,个把月后收工,然后准备过年了。”正在象山影视城忙碌的“百乐影视”董事长宋泽,对极不寻常的年颇有感慨:“上半年闲得心慌,颗粒无收,6月份开始在象山一连拍摄了七八个网络影视剧,其中两部已上平台播放,市场表现不错,回报率达%”。
宋泽的团队有百来号人,主要摄制“短、平、快”的网剧,每个片子拍摄周期个把月,一个接一个滚动推进。
“在象山拍摄享受优惠措施多,取景、服装道具、群演等配套好,连剧组吃住等成本都较低;管委会的服务让人暖心,设身处地为我们拍摄提供便利,想方设法帮助协调排景冲突等问题。”他坦言,从事影视行业已有七八年,近三年基本都在象山,每次来象山都有回家的感觉,并非常看好象山影视城的前景。
正在拍摄竖屏短剧的“影视追梦人”王中华,同样对象山影视城颇有好感。王中华说:“我们20多人的团队正在拍一部60分钟的短剧,成本预算只有20多万元,这在其他影视城很难完成”。据悉,王中华拍摄的竖屏短剧,每集只有一两分钟,主要在微视、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播放,靠点击量分账等获得回报。
对此,陈建瑜感慨地说,这十年,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围绕影视,回归影视”,在聚人气、提效率、增潜力上做文章,逐步培育形成一个良好的影视文化产业生态,在国内众多影视基地中脱颖而出。
陈建瑜清楚记得,刚到象山影视城上任时临近年关,有个项目工程款没结清,施工方甚至把影视城大门给堵了。怎么办?“我跟工作人员讲,没有客人,把票送也要送出去,免费让人家来,把象山影视城的人气做起来,然后再去跑北京、跑上海,找导演、找制片人,引进剧组、引进项目……”
十年苦心经营终成正果。现在的象山影视城已形成了六大功能区,包括江湖小镇、玄幻世界、星梦工场、武侠天地、唐城、民国城。在这里,远可拍秦汉、唐宋时代的场景,近可摄明清、民国时代的风貌;官府、街肆、市井、武侠、大战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影视巨片均可承载。
象山影视城拥有摄影棚35万平方米,包括全国首个高科技数字摄影棚、全亚洲最标准的水下特效摄影棚及世界最大摄影棚,正在打造国内首个专业LED摄影棚,摄影棚拥有量位居全国各影视基地第一,还引进全国数一数二的道具公司、影视器材公司、服装道具公司。
今年抗疫期间,象山影视城率先出台支持影视企业共渡难关八项措施,从线上服务、*策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引导个影视配套服务企业等落实帮扶措施,降低制作成本,减轻剧组损失。据统计,象山影视城及影视配套服务企业通过降价、免费等优惠措施,为余个剧组减免酒店住宿、摄影棚租赁、场景使用等费用过亿元。
可喜的是,疫情缓和后,大制作、大阵容剧组集聚象山影视城,《青簪行》《雪中悍刀行》《嫣语赋》等8部剧作投资额均超过1亿元。还与香港沙龙影业、印度金鸟影视基地、澳洲传奇影业等30多家国际影视企业达成战略协议,加快影视产业国际化进程。
今年11月,象山影视城联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举办“5G+数字影视”高峰论坛,成立象山影视城国家新媒体联合实验室,合作建立数据中心、开发新型影视管控平台,加快发展数字影视产业体系。还与加拿大泽德艾克滋公司合作成立数字影视运营公司,建立集数字引擎、LED电影级显示、实时摄影机跟踪、动作捕捉、云数据存储及传输等多种高科技于一体的数字虚拟拍摄平台、影视数字资产库,全方位打造全国首家5G+影视数字制作基地。
“以5G新技术与影视产业的融合变革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影视基地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较为完整的数字影视产业体系,全方位、高效率满足剧组拍摄需求”,陈建瑜自信地说,“未来,剧组只要拿着剧本来,就能带着满意的影视作品走”。
二
冬季是象山旅游淡季。然而,在毗邻影视城数百米的“灵岩山居”民宿,出现了淡季不淡的可喜现象。主人尹峰说:“上个月接待了一个剧组,还有部分宁波散客,营收4.5万元左右;这个月也有一个剧组,以及接待同学会、公司团建和部分散客,到月底差不多有9万元”。
“灵岩山居”位于灵岙村,设计装修中木石元素较多,给人宁静质朴和舒适妥帖的体验感。透过民宿房间的北窗,可以看到影视城风貌乃至里面的大型活动,颇让客人惊喜。“除了游客,我们这里还有剧组,相信民宿生意会不错。”尹峰介绍,这幢老宅子在年加层改建,成了为剧组服务的客栈;在年初下决心全部拆掉,新建精品民宿。
一座影视城,带动了整个新桥镇以及周边地区。自影视城落户以来,新桥镇兴起“农旅+影视+民宿”新业态,一改纯农业乡镇面貌。尤其近年来,抓紧实施38个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加快打造独具山海风情的星光影视小镇。目前,全镇有农家客栈约家、床位数上万个,还有精品民宿10多家。
周边村庄主动拥抱影视城外溢效应,各显其能发展乡村经济。上盘村加强与优秀互联网文学、小说、剧本平台合作,建设全国编剧交流、创作平台,努力打造“中国编剧第一村”。高塘村利用闲置工业用地,以影视置景为核心产业,一条龙服务剧组人员吃住行,积极打造影视置景专业村。灵岙村在“象漂之家”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出台演艺人才引进机制,提升发展为“演员村”。
龙战影视传媒公司负责人俞民岳,是与象山影视城共成长、齐创业的代表之一。“当初真没想到,到处是橘子地、养殖塘的新桥,会变成影视基地、旅游景区,很多人居然吃上了‘影视’饭,老家村子里一半以上老房子都推倒新建影视客栈了。”俞民岳说。
基本靠白手起家、现在拥有千万家产的俞民岳介绍,5年影视城开业,他应聘当保安,顺便帮剧组联系群众演员;7年干脆辞职专门当‘群头’;年曾为《水浒传》剧组组织了多名群演;年成立龙战影视公司;年把业务扩大到道具、服装等租赁业务……
新剧组不断、明星大腕天天有、热播剧频出,这里成了人们眼中的“光影梦工场”。在此基础上,管委会不余其力激活影视城的旅游属性,结合影视经典场景,探索“景点+游乐+演艺+互动”沉浸式实景体验项目,布置少林功夫、影视梦工厂、非遗绝活绝技、婚俗表演、戏曲快闪、非遗文化大巡演等演艺节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型文旅IP。
象山影视旅游搞得红红火火,还离不开热衷于“造节”、节庆效应持续发酵这一重要因素。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设想,除了常规演出,在春节举办影视庙会,早春有踏青节、桃花节、国学节,暑期有万人狂欢泼水节,五一、十一更有影视嘉年华……让游客参与其中、流连忘返,真正成为了一座魅力旅游城。
年,象山影视城接待游客37.2万人次,门票收入万元;年,接待游客突破万人次,门票、商贸和影视拍摄等经营性综合收入1.4亿元。今年疫情缓和后,各项业务迅速恢复性增长,影视旅游恢复至去年一半以上,尤其是国庆中秋小长假,接待游客、经营收入同比均实现正增长,依然呈现较强的发展潜力,非常难能可贵。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陈建瑜表示,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将主动应对影视行业深刻变革,认准“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守住影视、做精影视、做强影视,全力建设一个综合性、多门类、专业化的电影片场和电影工厂,最终打造成为中国影视基地新龙头。
来源:象山县传媒中心
作者:方子龙洪佩平吴宙洋
原标题:《筑一个光影梦工场,兴一座魅力旅游城!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