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培训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看书成为动画制作人吧,做脚踏实地的梦
TUhjnbcbe - 2023/6/24 20:50:00

连载了半年的《咒术回战》前阵子完结了,又是一部堪称年度神作的动画。精致的作画、反转的剧情以及充满魅力的人设令一众少男少女竞折腰。不少路人从疑惑五条悟和五条人究竟是啥关系,到垂直入坑,平均只需要2集的时间。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动画剧集,除了《巨人最终季》《工作细胞2》等日漫,国内的《刺客伍六七之玄武国篇》《时光代理人》《灵笼终章》等也握住国漫的接力棒,令动画市场异彩纷呈。

这些或感动,或爆燃,或无厘头的动画就像是我们生命中一段旅程,动画中的角色就像是一起去冒险的伙伴,陪伴我们永远不会结束的青春。

遇到喜欢的作品,我们总是不忍心跳过片尾。当看到片尾的职员表的时候,也许你也曾在心里种下“我也好想做出这样的动画”的种子。

图为《工作细胞》片尾职员表,来源B站

此时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除了导演、动画师和声优等主要参与人员外,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名字占据了一角,他们的抬头叫做,动画制片(日语中叫制作进行)。

一群隐秘而伟大的“动画人

看过《白箱》这部番的人应该对动画制作进行有一定了解。剧中做着不停催促制作人员交稿、在进度表上打勾工作的宫森葵就是制作进行。

图为《白箱》宫森葵来源A站截图

简单来说,制作进行,即国内的制片就是动画项目的项目管理角色,负责动画项目的计划制定、任务分配、人员安排和预算管理等工作,保证一部动画从想法萌发到如期上映之间的制作管理工作。

动画制片是个很神奇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可能来自各个专业,甚至压根就不会画画,但他们都拥有着同样的对动画制作的热爱。

动画制片不用亲自上手画画,也不像导演的工作那样负责审核。动画的制作有自己的流程,从剧本到人物设计再到原动画绘制等。

如果把动画制作的工作想象成一条流水线,制片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项目需要将任务分解构建整条流水线,找到对应制作环节的艺术家组建制作团队。同时需要做好每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保证流水线的顺利进行。

最重要的是,要控制预算和档期,保证动画在预算内如期播放。

所以,对于很多想从事动画行业但苦于不会画画且专业不对口的人,成为动画制片就是个很不错的切入口。

只是,动画制片岗位虽然为非动画专业的朋友加入动画行业打开了一扇门,进门前的路却并不平坦开阔。即使有机会成为动画制片,想要向前一步往制片人方向发展,前路也并不清晰。

原因在于,培育体系不完善。

动画制片人的发展现状

动画制片人往往是从动画制片阶段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经历过无数个动画项目之后,才有机会了解项目策划阶段到制作再到发行阶段的商业规则。

是的,这一切能力的习得全凭经验。

目前,国内艺术领域一流的高等院校有涉及到制片培养的本科专业均隶属于管理学院,诸如中国传媒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设有数字内容生产管理方向,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电影学专业设有制片与市场方向,但这些也并非针对动画领域,而动画制作与影视制作的差异之大却是有目共睹。

与之相比,英美特别是娱乐产业非常发达的美国,就会有专业大学和研究学院提供“Producing”(中文叫做“制片人”,日文叫做“プロデューサー”)专业就读,顶着制片人头衔同时还拥有律师资格和MBA学位的从业人员比比皆是。

那么日本呢?相信不少人可能要问了。日本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动画大国,在系统性培育动画人才方面应该是遥遥领先才对。

但事实是,即便是动画制作行业发展完善的日本,在动画制片人培训的领域也依旧青涩。

当前日本的内容行业同中国的境况有着惊人的相似,少有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业人员,同时拥有律师、会计师资格的制片人更是罕见。虽然日本有针对创作者的教育体系,但由于制片人工作涉及的技能面太广,已远远超出日本专科学校的教育能力范畴,因而并没有针对制片人的培育机制。

虽然很多国家的制片人培育体制尚不成熟,但动画制片及制片人的不可或缺使得项目中必定存在各式各样专业的人承担着这个岗位。

制片的存在让动画团队脱离了小作坊式的制作结构。简单的几个镜头几个动画师分一分口头协商好就可以完成工作。而大团队和大公司,想要高效的完成工作,依赖于制片合理的时间规划和任务分配。指定好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周期,艺术家才能心无旁骛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而制片人的出现则改变了整个动画市场的商业模式。

用爱发电固然值得敬佩,但不能让行业正常发展。只有保障艺术家应有的收入,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只有让动画能有收益,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身这个行业,形成良性循环。

但相较于已经有成熟培养机制的制作艺术家的招聘,制片和制片人的招聘更为困难。

据我不完全统计,现役动画制片大部分是从动画制作环节的艺术家转职而来(虽然动画制片不一定要会画画,但了解一定的动画制作技术,对制片来说是个优势)。因为动画制片在项目中承担的更多是统筹管理的工作,所以也有一部分制片是从管理专业出身。

而制片的进化形态——制片人,不仅要懂动画,还要懂管理,甚至是商业运作。这些都是单纯的动画制作专业或者管理专业没有涉及的部分。

我们不可否认,日本动画具有的创造性,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但从动画产业较其他日本国内产业,如制造业,悬殊的销售规模比例来看,日本动画在商业层面仍然亟待发展。

而能够主力改变这一现状的,也许不是专注于动画绘制本身的原画师,而是要更多仰仗于在这个新时代里心中拥有对业界进行变革的意识的动画制片人。

于是,有个人提出了这样超前但中肯的观点:

作为一名动画制片人,必须身兼“出品”及“制作”两项职责。作为“出品方”,需要将动画视为一款“商品”;而身为“制作方”,则需要将动画视为一部“作品”。

既要帮助做出好作品,更要助力做出好商品。这就是新时代行业亟需的动画制片人,并且不仅限于日本。

脚踏实地,成为动画制作人吧!

提出上面观点的人叫福原庆匡,这也是他在新作《成为动画制作人吧!做脚踏实地的梦》里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

听到福原庆匡这个名字,或许你要画个问号,但若提起日本现象级动画《兽娘动物园》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这部逆袭神作背后的制片人正是福原庆匡。

此人的经历也算得上传奇。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教育学部的福原庆匡原本是一名音乐制作人,干得也很不错,挖掘了歌手川岛爱,并且帮助她一举打造了一支畅销90万张的单曲。

28岁时阴差阳错转行做起动画制片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参与创立了八百万动画公司(已合并入8million),先后打造了《探索吧!部活剧》系列、《兽娘动物园》和《烟草》等高口碑作品。

已拥有资深从业经验的他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深造,在完成数字好莱坞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后,继而攻读庆应义塾大学媒体设计研究科,真真行业内的高学历大佬。而也正是目睹日本业内对动画制片培育不足现状后,他决定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相结合,形成一套将“出品”和“制作”职能打通的动画制作人培育体系,借以此书传递给业界。

整本书共设6大专题,覆盖+硬核知识点,从了解组织结构、制作流程,到讲解商业模式,普及合同常识,其细致程度令鸟酱都不由震惊!

比如,关于很多人重视的如何成为动画制片人,福原老师在书的第六章给出了“进门”的答案。

“在东映动画这样的大公司……主要从事的是能学习制作现场、学习经营管理的工作,先是做设定制作、制作进行或制作担当辅佐,接着成为制片人的助手,然后成为电视节目的制片人”。

整体的进阶路径和国内基本一致。

从制片到制片人,从领任务执行到能改变动画的商业模式,变成一个“人”,是大部分制片的发展目标。

书里也详细介绍了制片人的工作流程,从融资到制作委员会的运行模式,再到预算管理、人才发展等内容。作者更在书中分享了自己身为制片人一天的工作,使得对动画制作流程不太熟悉的小伙伴也能具象化了解制片人的工作,值得有志成为制片人的小伙伴仔细研读。

不同于于单纯描写动画制作过程本身的书,比如舛本和也的《制作进行》,《成为动画制作人吧!》最大的亮点是其中还蕴含了制片人需要了解的商业模式和法律相关的内容。

比如电视动画和电影动画的商业模式就大有不同。电视动画的营销策略,是先放出免费的动画内容,靠广告赚钱,有人气之后再销售光盘或者点播后续的集数等。而电影的销售模式则恰恰相反。对此书中给出这样一张图来解释电影的盈利结构。

动画制作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身为制片人必须和各种团队合作。这就需要制片人必须要有合同常识,同时作为内容生产方,我们必须对合同中的著作权有一个基础的理解。因此在书中,福原对著作权的买卖和转让、署名权、公开权等也做了详细的说明。

作为动画从业者,我愿意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值得信任的,但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以性恶论为前提。毕竟是涉及到钱的麻烦事,不想牵扯过多,可这确实是制片人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

除了“一键三连”,不妨看看动画背后的故事

目前《成为动画制作人吧!》这本书在日亚上获得4.5的高分(满分5分),对于想了解并学习业内知识的人来说,这本通俗的书已然成为代替艰涩教材的绝佳选择。

“通俗易懂!!

把动画业界的组织结构讲解得非常通俗易懂!比起读好几本难懂的书,这本书更能增进理解。”

而或许连福原也没想到的是,这本书意外收获了很多非动画行业的普通读者的喜爱。

“很高兴可以看到一本为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而写的书!

作为《兽娘》粉丝入手的这部作品。我不太擅长读书但还是一点一点持续读着……很开心这本书面向什么都不懂的普通人详细介绍了动画业界的组织结构和规则,并且写到了很多我想知道的东西……非常感谢重视普通大众视角的福原老师……”

说到《兽娘》,为什么业界会出现类似《兽娘》第二季这样两极反转的情况,倒不是卖惨,但看完这本书,也许你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当看到喜欢的作品,除了在弹幕上狂刷“辛苦了”,并热情地一键三连表示支持,对于普通的热爱动画的读者来说,走进动画制作背后的故事,看到制片人手中一部动画的诞生过程,它经历的艰辛与苦难,能让你对主创团队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并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去欣赏一部作品。

做让人流泪的作品

动画业是个靠爱支撑起来的行业。福原曾坦言:“做动画实在是一件“减寿”的事。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做出激荡人心的作品。我对于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是‘最后你会不会流下泪水’。如果成功了留下喜悦的泪水,不顺利的时候留下悔恨的泪水。因为只有认真投入了才会流泪。”

从爱动画,到做出让人喜爱的动画。从自己流泪,到让人看得流泪。希望每个动画制片、动画制片人,能将动画中的感动和快乐传递给更多人,让中国动画变得更好。

福原曾坦言:“做动画实在是一件“减寿”的事。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做出激荡人心的作品。我对于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是‘最后你会不会流下泪水’。如果成功了留下喜悦的泪水,不顺利的时候留下悔恨的泪水。因为只有认真投入了才会流泪。”

之前推荐过的其他书:

么昂鸟读书会:绝版也没关系,10分钟读懂《制作进行》

这里有几本动画制片的书推荐给你

更多干货(点击直达):

制片日常|制片角色|面对加班|制片进阶

做动画的收入|制片应聘|制片的心态调整

时间管理|项目跟进|应对延期

么昂鸟

动画制片项目管理

听说是为数不多动画制片主题的公号

么昂鸟是武汉话的“怎么了”,关心又昂扬

知乎微博搜索“么昂鸟”找

偶尔看书的鸟酱一起玩耍啊~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书成为动画制作人吧,做脚踏实地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