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文化产业、网络科技融合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科技与文化矛盾运动发展到网络时代的呈现形式。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
第一次出现了对VOD点播、网上直播等网络服务的统计分类,可见,在年底,中国己出现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随着众多专门的视频网站陆续上线,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越来越清晰。
初期上线的视频网站大多以影视视频为主营业务,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视频网站的业务范围得到扩展,盈利方式各不相同,但影视视频依然在视频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各视频网站的主业务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处于发展阶段
从年算起,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
1.抢占市场的野蛮生长期(年一年)
这一时期里,由于市场初步成形,行业刚刚起步,各视频网站虽然定位不同消费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但核心业务均围绕影视剧的点播、下载、分享展开。
此时网民的版权意识并不强烈,各网站主要做的业务也是最大限度占取线下影视资源,平移到互联网上,视频网站处于跑马圈地的野蛮生长状态,大量影视资源完成了网络化的平移,也是产业积累的原始阶段。
2.优胜劣汰的行业调整期(年一年)
这一时期里,网络影视产业的高速发展节奏被年底国家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经营牌照制度硬生生打断。牌照制度的实施,直接影响到视频企业生存前提,进而影响到风险投资的考量。
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投资面也大大缩减,民营网络影视公司雪上加霜,遭遇大分化和大洗牌。与此同时,占据*策优势的国有媒体强势上线网络,网络影视市场逐渐形成了民营网络影视公司、国有媒体网络电视、门户网站等三国鼎立的局面。
3.资本入局的行业发展期(年一年)
这一时期里,网络影视产业行业发生多起重磅并购、收购案,经过这一系列的洗牌后,网络影视市场份额进一步趋向集中,格局趋向稳定,行业整合调整也暂告一段落。
尤其是BAT网络巨头纷纷进入网络影视市场,或以并购的方式、或以扩展旗下业务的方式,对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等进行扶持,市场繁荣景象。
4.破壁融合的快速成长期(年一至今)
在BAT巨头强势布局视频网站、争夺长视频市场份额的竞争中,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在强大的支持下脱颖而出,其他视频网站只能远远跟在后面,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而与此同时,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直播平台却另辟蹊径,在移动端风生水起,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黑马暗势力,短视频己经逐渐从产品发展成产业,一度冲击着以长视频业务为主的视频网站在网络影视市场中的霸主地位,在近几年成为网络影视产业市场上的主角。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过程中,市场上出现了网络大电影、微电视剧、微电影、网络长视频、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的产品形态。对这些新生事物的身份界定,业界、理论界一度有不同的声音,甚至还引发了改编侵权案件。
而从本体、本质、特征来看,网生影视作品与传统影视作品作比,虽然有自己的叙事规则、拍摄模式,但仍属于现代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大电影、微电影是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是电视节目,这些新产品形态既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对传统影视产品特征的延续和发展。
其中,曾存争议的网络大电影是纯网生的一种电影类型,是“互联网+电影”概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没有超出电影的范畴,只是因为传播媒介和方式的不同,成为一种电影的新类型、新形式。
网络大电影不仅有传统电影的艺术属性,还有现代网络的科技属性。
网络大电影可选题材类型更多、观影和制作的灵活性高,使网大拥有了一套独具风格的叙事文本系统,呈现出与传统电影不同的特征,比如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而网络直播则是借助现代网络工具和移动技术,对传统直播进行拓展和升级。
两者属于不同媒介和传播工具下的同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在直播文本上,两者有主流化与分众化的区别;在直播形式上,两者有严肃性与娱乐性的区别;在交流互动上,两者有间接性与直接性的区别。
传统电视直播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节目形式给网络直播带来启发和借鉴,而网络直播也为电视直播提供了媒介转型与深度融合的新途径。
网络直播将传统电视直播的大众传播转变为了人际传播,完成了直播从公共空间向私人领域的转向。
相信,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以新形式出现。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从形式上分,有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时间上分,可以分为古代文化资源、现代文化资源等。
从内容上分,有历史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武侠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从地域上分,有城市文化资源、乡村文化资源等。
截至年,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富于伦理的生活情趣、天地人合一的价值追求,还蕴涵着民族精英们修齐治平的家国责任、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都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网络影视产业应该对这些优质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找出与现代社会生活契合的元素、因子,加以创造和利用,必定能取得竞争上的优势。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短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统计,由网企巨头BAT布局的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虽然你追我赶,排名有升有降,但牢牢占领市场占有率前三甲的位置,较其他平台遥遥领先。
从近几年中国网络影视市场份额排名来看,无论是网络影视的用户、内容还是流量等,均向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个大平台不断的集中。
不过,头部效应不是绝对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若能找准定位,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思考差异化优势,坚持自己的选择,以垂直类内容,深耕尾部慢慢做大,未来也能变成新的一种头部。
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应用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项目多,资本杂,竞争也异常激烈,各短视频平台各显神通争取发展资源和空间。
在内容面上,由于国家监管发力,短视频内容创作风向发生改变,粗鄙内容在慢慢退却,优质内容增多。尤其是随着时尚、美食等垂直内容兴起,垂直领域正在增多,短视频开始在垂直方向实现内容精致化的突围,内容创作进入了组织进化阶段,MCN成新风口。
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直播视频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文化行业格局的变量。短视频并非只是长视频在移动终端上的迁移,也不是仅仅在时间上短于长视频,而是有自己存在的特性,短视频在社交属性和碎片化程度上更强,更适合当下碎片化阅读习惯和交互性社交方式。
长、短视频的产业界限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因此,随着短视频市场兴起,优质短视频平台向短视频进*,优质长视频平台也开始布局短视频市场,长、短视频的互相布局进*,实质上是争夺用户资源、争夺用户时间。
传统影视公司是搅局的另一股力量。长期以来,受网络技术的冲击,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老牌传统影视公司受到网络影视公司的大力挤压,不得不转向游戏、动漫、实景娱乐等泛娱乐领域,客观上扩展了产业链布局。
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借助阿里大文娱自身全产业链体系的优势,打通体系内的优酷、UC、淘宝等平台之间的联动,在电商方面,为平台内容创作者打造了覆盖淘宝二楼、全淘融入等合作模式。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经过长足的发展,已逐渐壮大成熟,但还存在整体规划滞后、管理机制不顺、发展战略同质、专业人才匮乏、竞争力不强等现实问题。
在国家*策利好,科技进步带来新动能,资本市场看好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将走向内容主题主流化、生产制作自制化、传播渠道多屏化、赢利模式多样化的趋势。
以高质量IP为核心,做“泛娱乐平台”,提供包栝影视产品、游戏、动漫、实景演出、主题公园等一系列多元化娱乐服务,现在己经成为了国内主流影视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和方向。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需要在*策体制上求进,从加快体制创新、改革运行机制,实行扶持*策、完善资金市场,培养专业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产业集团,立足本土市场、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给中国网络影视行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从网络影视企业的微观层面,在互联网巨头的支持和参与下,中国网络影视文化企业间的PK持续升级,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坚持“内容为王”,与传统影视公司、资深电影人合作。
走正能量与精品化结合之路;在资源利用上求深,在重新认识和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传家之宝”的基础上,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用网络思维来发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在商业模式上求变,探索创新盈利模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格局上求新,主动适应多屏互动,变移动娱乐为客厅娱乐,加强媒体合作,适应泛娱乐时代的到来。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坚持在制作上走正能量与精品化结合之路,坚持“内容为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越走越远,越来越壮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