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影集团参与出品中国影史票房冠*《长津湖》
■重庆籍编剧创作的剧本《狱中八条》荣获“夏衍奖”
■57部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影视项目在重庆取景
■重庆城市票房有望再度跻身全国前10
随着岁末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和《反贪风暴5》相继开启预售,年中国电影市场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受疫情的影响,导致今年的电影市场一度陷入低迷,但总的来看,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截至12月29日13时,全国累计电影票房总额已突破亿元大关。今年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凭借57.71亿元的票房超过《战狼2》,成为中国影视票房冠*。
对于重庆电影来说,年同样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重庆电影集团参与制作的《中国医生》《长津湖》《误杀2》分别荣获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的票房冠*。此外,重庆籍本土编剧刘先畅创作的剧本《狱中八条》荣获“夏衍奖”,《王良*长》等本土电影持续热映,让更多人看到重庆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那么,年重庆电影产业有哪些特点?未来重庆又应如何发展电影产业?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多部头部电影蕴含重庆元素
“太惊喜了,没想到《误杀2》还是重庆电影集团参与出品的。希望未来能在头部电影中看到更多的重庆元素。”12月28日,在看完电影《误杀2》后,市民王乔在淘票票上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王乔的话无疑说出了众多重庆影迷的心声。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由福建恒业电影集团出品,重庆电影集团等联合出品的电影《误杀2》自12月17日登陆院线以来,就受到观众的青睐。截至12月29日中午1时,该片的全国电影票房已突破7.8亿元大关。如无意外,《误杀2》将成为年电影贺岁档的票房冠*。
记者采访后发现,除了《误杀2》之外,以重庆电影集团为代表的重庆电影企业还参与到多部头部影片的出品发行中,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由博纳影业出品,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电影《中国医生》以13.2亿元的成绩获得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另一部由博纳影业出品,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电影《长津湖》则以57.71亿元的票房超过《战狼2》,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
今年重庆的城市电影票房同样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截至记者发稿时,今年重庆的城市电影票房总额已突破11.5亿元。如无意外,今年重庆的城市票房将再度跻身全国前十。
重庆本土电影强势崛起
12月22日,由重庆电影集团、恒业影业、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联合出品的电影《开山》在巫山开机,该片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及下庄人为人物原型,由赵宁宇、翌翔、霍廷霄、陈亮等国内一线电影人主创,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主旋律类型化热血励志影片。
事实上,电影《开山》开机,只是我市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电影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年,《王良*长》《牧蜂姑娘》等多部优秀的本土电影相继登陆各大院线,并受到影迷的青睐。
在这些电影之中,以《王良*长》的表现最为亮眼。作为一部以重庆籍著名红*将领王良同志的革命生涯为蓝本,讲述其参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成长历程和英勇功绩的电影,《王良*长》自上映以来,不仅凭借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质朴温润的镜头语言打动了不少影迷,还带火了位于綦江区永城镇的王良同志纪念馆与王良故居。不少市民在看完电影后,纷纷来到王良同志纪念馆与王良故居,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了解王良的成长历程。
除了《王良*长》外,《最后58天》《怒吼》等重庆本土电影也已杀青,预计将于明年登陆各大电影院线。《红色商行》《挺进报》等影视作品则进入前期筹备阶段,将于近日开机。
作为电影的热门取景地,年的重庆魅力依旧。根据重庆市电影制片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协会年共服务市内外影视项目57部(电影24部;电视剧、网剧、综艺18部;公益短片、专题片、广告15部)。“除了冯小刚主演的《忠犬八公》、*主演的《最后的真相》、*、卢靖姗主演的《成为赢家》等24部电影在重庆取景外,马伊琍、白宇主演的网剧《龙城》,以及于和伟、胡明主演的网剧《我是刑警》同样把取景地放在了重庆。”该协会负责人介绍。
本土电影人才不断涌现
“此次能荣获夏衍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重庆的荣誉。”前不久,凭借电影剧本《狱中八条》在第十六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中荣获“成长电影剧本”奖后,重庆本土编剧刘先畅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的话语。除了他之外,另一名重庆本土编剧汪剑平创作的剧本《金碧坊》同样在此次“夏衍杯”评选中荣获“创意电影剧本”奖,并获得了10万元扶持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像刘先畅一样荣获全国大奖的重庆电影人和影视作品还有很多。比如,由西南大学文学院创作的抗疫微电影《花》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中荣获一等奖;今年11月,由重庆肥象影业团队创作的电影剧本《天道》则获得了中国文联青年文艺人才项目资助。
此外,在重庆市电影局、四川外国语大学等相关单位的协调下,年重庆还顺利举办了第八届重庆青年电影展。青年电影展期间共举行了35场放映活动,放映电影80部,吸引了多名市民走进影院观影。
积极打造“山水之都·光影重庆”电影文化品牌
今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影产量每年将重点推出10部左右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精品力作,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达到50部左右。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电影企业,以及影视从业者应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进而让重庆影视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呢?
“作为一个‘重资本’行业,好的电影离不开大量的投入,在整体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以重庆电影集团为代表的重庆本土电影企业可进一步加大与博纳、恒业等国内头部影业的合作力度,积极参与更多头部电影的宣发工作,积累宣发经验,进而实现从参投跟投、借船出海到主控主投、创作制作、宣传发行全产业链齐头并进地跨越式发展,扩大重庆影视作品和重庆影视企业的影响力。”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帆表示。
“好的电影离不开优秀的剧本。”重庆本土导演冷邹隽说,作为一座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城市,重庆除了可以通过持续举行重庆青年电影展、“重影杯”剧本大赛等活动,挖掘更多重庆本土创作人才外,还可通过组织采风活动的方式,让重庆本土影视工作者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找到宏大命题和落地创作的交集点,创作出更多既“接地气”“冒热气”的影视剧本。
“未来,我市将聚精会神抓创作,紧紧围绕*的二十大、重庆直辖2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创作一批电影重点项目,并通过实施重庆电影‘*桷’计划,申办巴蜀双城电影节等活动的方式,扶持和培育市内外优秀电影人才和企业,积极打造‘山水之都·光影重庆’的电影文化品牌,提高重庆电影的影响力。”重庆市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