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变迁从几十年变为十几年甚至几年,影视剧也不管更新换代,转瞬即逝的变化使得大众对事物的印象变得十分浅显。
有时候旧事物还没有得到熟悉,新事物就取而代之,人的记忆也一直处在更新中。
但是有句话讲到,经典永远的经典。经过多年时间的考验,经典仍然不会衰变,不论是小品,还是影视剧,都会永存在观众心中。
四大名著,金庸小说,琼瑶剧,大多数都拍摄在八九十年代,但是现如今被提起,观众仍然沉浸在演员的演技以及剧本情节中。
这些经典剧里,《康熙微服私访记》算是其中一部。
它作为一部清宫剧,经常活跃在观众节目当中,虽然该剧主题是皇宫,但是内容不是讲述传统的后宫,着眼点主要放在民间百姓身上,身份相似引起观众共鸣,深受百姓喜欢。
剧中那个活泼幽默的“三德子”成为全剧笑点,三德子靠这部剧火了,但是三德子扮演者赵亮却迟迟没有出名。
当演员多年都是一些小配角,后来隐退开启了养鸡生涯,4个养殖基地身价千万。
剧中角色出名而扮演者不温不火
从小的赵亮就比同龄人活泼好动,但是只要坐在电视机前,就能立刻安静下来。
家里人起初只是以为他是被剧中故事吸引,但是渐渐地赵亮表现出来对演员的憧憬,他开始坐在电视机前模仿。于是,他下定决心报考解放*艺术学院。
可能从小就被电视的熏陶,再加上自身的喜爱,高考后他成功如愿进入了解放*艺术学院。
因为赵亮个子矮小,圆圆脸蛋小眼睛,不能算得上是长相出众的演员,但是却是一张逗笑的脸,所以最开始的他是小品演员,后来成功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表演了小品《八哥来信》,当时的赵亮仅仅25岁。
本来因为这部小品的热火,赵亮将自己定位成小品喜剧演员。但是天意弄人,除了这部小品,其他小品并没有他带来太大的流量。于是,他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奋斗方向。
就在他为自己事业发愁时,偶尔机会相识了张国立,当时张国立已经被定为是《康熙微服私访记》皇帝扮演者。
因为张国立对赵亮的喜欢,于是他推荐赵亮扮演三德子,再加上赵亮符合三德子的人物设定。就这样,赵亮接到了自己的第一部影视角色。
《康熙微服私访记》一上映,就得到观众的大量好评,尤其是赵亮扮演的三德子,深受大家的喜爱,靠着三德子,赵亮在圈子里也获得演技的认可。
在拍摄第二部时,赵亮因为档期冲突,所以三德子就换另一个演员扮演,结果收视率差第一部甚多,于是赵亮又接着拍摄了《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三四部。
除了这个系列,赵亮还拍摄了《末代皇帝》、《傻王闯天下》等影视剧,但是最终都没有取得太高的收视率,赵亮扮演角色也就没有让大家铭记。
演艺生涯多年,拍摄多部影视剧,但是只有三德子刻在观众印象里。三德子出名了,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是赵亮扮演的三德子。赵亮最终也没有获得太大的奖项,渐渐地就淡出了演艺圈。
演员转为养鸡大户身价一跃成千万
不在拍戏后的赵亮希望在其他领域能取得一番成就,尝试过创业,但是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丢了西瓜丢芝麻。
即把自己多年积蓄搭进去,又没有取得成功,挫败感十足的赵亮决定隐归山林,回归乡村生活。
乡村生活怎么能少得了家禽饲养,于是赵亮又开始养鸡事业,这次没有让赵亮失望。
养鸡规模越干越大,赵亮成功成为养鸡大户,还得到了央视的专门采访。
他亲口讲述说,自己已经养殖20多万只鸡,养殖基地已经占有四个,承包了西南地区90%的鸡蛋供应。
在被问到收入时,他表示现在的收入几乎比当演员翻一番,鸡生蛋,蛋生鸡,完全一个闭合生钱链,时间久的鸡就被用来作为鸡肉供应,不存在浪费一说。他还开玩笑说,养鸡里他演戏最牛,演戏里他养鸡最牛。
其实在开始养鸡时,赵亮也做了很多贡献,赵亮最开始来到这个养鸡基地时,这里没有电灯,没有平坦的路,在创业失败再加上养鸡投资,赵亮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
但是就算是这样,他依然抽出自己养鸡的一部分投资来修建公路,接通水电,他表示这样看似助人为乐,其实也是方便了自己。
赵亮用自己的实际行为,为公众人物树立了好榜样真真正正做到为百姓着想,为大众服务。
前段时间,有人曝出赵亮一只鸡高达元还没有打折时,赵亮回应表示自己鸡是纯饲料喂养,并且不存在催大现象,完全是自然生长到足月,比正常鸡营养健康并且更胖。
已经是自己的保底收入,其他养鸡户也帮赵亮讲话,证明赵亮没有存在抬高价的现象。
行行出状元,虽然在演戏方面,赵亮没有取得太大的出色成就,但是在养鸡方面,他收获满满。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罢了。
每一份职业都是对社会的贡献,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社会尊重。
职业的贵贱不在于职业本身,而在于你自身对职业的用心程度以及付出程度,人们自动给职业的标签,其实就是对职业的不尊重行为,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就是对职业最大的尊重,就是给社会最好的回报。
现在的赵亮远离世俗的喧闹,干着自己喜爱的养殖工作,帮助当地居民一起致富,远比他拍戏生活过得精彩,或许这就是他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