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陈颖
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互联网影视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互联网视听用户规模进一步增长的背后,是蓬勃发展的网生精品内容。
去年,互联网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9亿,但短视频挤占用户有限时间和“抓剪拼改”的盗版行为又屡屡触发内容争端。新机遇新挑战之下,过去一年互联网影视行业表现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怎样?
6月8日,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举行主旨论坛。论坛上,《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以及《中国网络视频精品研究报告()》三份重磅报告正式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份权威报告打出的“组合拳”,以深度解读、趋势发布的方式,连续第四年夯实互联网影视峰会的“风向标”作用。
三份报告不约而同指出,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网络视听产业迎来蓬勃发展,而随着国力继续增强和5G时代来临,“十四五”期间,网络视听产业的前景将是一片大好。
不过,想要成为未来行业真正的弄潮儿,精品意识绝不能缺失。
网剧已走向良性轨道,主流媒体短视频业务活跃
年,“十四五规划”正式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开启。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网络视听行业的未来坚实美好、天地广阔。
6月8日下午在互联网影视峰会主旨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发布《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
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网络视听健康成长——网络视听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网络视听阵地建设成效卓著,网络视听文艺更加繁荣。
报告指出,网络剧已走向追求品质的良性轨道,对反映时代变迁、人民生活、内心需求的现实题材的追求已经深入创作者内心;网络电影生产能力水平取得突破,“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现实题材作品层出不穷,成为聚焦新时代主题创作的重要新生力量;
网络综艺正在摆脱“有意思没意义”的创作惯性,制作生产机构反思反省纯粹娱乐化的综艺创作思维,更加聚焦正能量的传播,《戏剧新生活》《这!就是街舞3》《乐队的夏天2》等高分节目从不同领域切入,印证“初心”的珍贵;网络纪录片快速发展,反映社会现实和文化艺术类题材成为热门;网络动画片表现出更大的技术和内容张力,打破了观众的圈层。
此外,主流媒体短视频业务更加活跃,年,中央级广电媒体在抖音、快手的账号数量为个,省级广电媒体账号数量达到个,同比年增长.86%和.56%,其聚焦主题、服务大局的能力显著提升。
视听产业日趋成熟,“文化+科技”将成主流方向
报告中提到,五年来,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稳步提升。其中,因为村通光纤比例跃升,“数字鸿沟”逐渐缩小。截至年底,农村网民占网民总体的31.3%,规模达到3.09亿;
同时,网民增长主体从青年群体向未成年人及50岁以上的银发网民扩展,我国已经有2.6亿“银发网民”,20岁以下网民达到1.6亿,这些,未来都是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此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网络视听收入达3.93亿元,同比增长69.37%;网络视听产业多元化商业模式也在形成中,组成了会员、版权、直播带货、广告、IP生态开发等多触角商业模式,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统计公报显示,年网络视听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服务收入达.80亿元,同比增长36.36%。
“十四五规划”中要求,到年,我国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中预测,未来五年,网络视听产业将迎来四个趋势:更加注重统筹安全与发展,主题宣传和主题创作声量进一步放大,“文化+科技”是主流发展方向,迈向国际传播是网络视听担负的重大而现实的*治任务。
现实题材比例走高,网生内容更接地气
网络视听行业的现在与未来“天高海阔”,也让更多从业者信心百倍投入到内容生产中去。
在主旨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荣带来《网络原创节目分析发展报告》,通过对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短视频六个门类进行的研究分析,披露了一组有关内容生产的数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荣
报告强调,年的网络原创节目,呈现了“优秀节目日益丰富,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网络剧方面,年共上线网络剧部,相比年的部显著上扬。其中,现实题材网络剧依然受到创作者青睐,比例达到70%,包括《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沉默的真相》《我是余欢水》等作品,均收获不俗口碑和出圈热度。
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短剧风潮的引领下,年的网络剧更加精炼——部上线网络剧中,12集短剧占比最高,数量达到80部,占网络剧35%的体量;24集的剧集占比20%,共46部;相形之下,曾经常见的“40+剧集”只有6部,占比仅为2%。
年,网剧在培育用户消费习惯方面进展显著,30%的网络剧、59%的网络首播电视剧实现了超前点播,调查中,更有66%的观众表示使用过超前点播功能,累积花费10-50元的观众占比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