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培训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影院业寒冬,2022或是倒春寒,行业加速
TUhjnbcbe - 2023/4/25 18:13:00
北京皮肤病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

有关疫情防控方面,18日有一则好消息,截止10月17日24时,青海本轮疫情实现“清零”。于是咱家就忍不住看了一眼受疫情影响严重之一的影院业,截止10月17日,全国影院营业率仅为63%,跌入了今年5月份以来的营业率低点。

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当前的疫情防控整体上“趋紧”,但,并非是疫情本身有多严重。10月17日,全国新增本土例,新增本土无症状例。理论上来讲,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影院营业率至少要维持在80%以上,甚至是90%以上才对。

当然了,自9下旬以来的短期管控“趋紧”也并不全是坏事儿,按照这一趋势推断,在关键会议过后,可能会加速全国实现“动态清零”。东方航空17日披露的消息显示,计划于10月底恢复多条国际航线,这是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最鲜明的注脚。

近期,闲闲财经注意到某些有关对影院业的观察者,有些观点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有人竟然指出“人民忘掉电影院”!有些观点很有迷惑性,需要以正视听。

其一、疫情之前的年,观影人次增幅,连续4年下降。

增幅下降,在情理之中。因为年后,我国影视业经历一轮*策指引、资本推动的粗狂型发展时期,行业参与者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年后,资本开始退潮,影视业开启了一轮洗牌,年著名的“范冰冰事件”进一步加快了行业整顿。

所以,站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年观影人次增幅收窄,情理之中。

其二、疫情中,年的总票房,能恢复到年的73.7%,某人解释不清,着实好玩。

年,影院停业7个月,无论是片方还是影院方,定然都憋坏了。

年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间有相对亮眼的票房,有一个绝招,那就是依靠关键档期冲刺。年,这一招有点不灵了。

春节档,不及年,这显然跟疫情有关,因为春季疫情,的确给我们杀了个措手不及;暑期档还过得去,当然了,正是这个“暑期”过后,疫情一直反复不定,“国庆档”关键影片撤档,直接让票房遭遇滑铁卢。

一句话,决定影院票房的关键是影片排片,排片要看影院营业率,影院营业率要看疫情防控。最终影响影院票房好坏的根本因素,还是看疫情防控,跟“人民忘掉电影院”,八竿子打不着。

而事实上,年来,积压了很多优质影片,投资方看到影院营业率低,当然不愿意冒险排片,没有优质影片,吸引不来观众,整个票房市场,陷入了恶性循环。反而,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积压的优质影片越多,疫情防控一旦好转,影院票房给点阳光就会灿烂。

闲闲财经注意到,一旦寒冬袭来,不仅仅是影视业,很多人就开始悲观到极致,甚至担心行业可能会消失。要将不良情绪抛开,回归行业本质,才能一窥未来发展趋势。

支撑电影行业的背后,是一大批从业者。网络视频,很难对电影业造成实质性的冲击,竞争到最后是作品,以及影院的社交属性。

纵观年我们遭遇的疫情情况,显然要比年还要难。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年的影院票房不及年,情理之中。

行业越艰难,就越能加速行业整合,普通的小影院,恐怕连第一个7个月的停业都扛不住。疫情反复得越久,越能消磨经营者的韧性和财力。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影院业,旅游业、餐饮业,遭遇的情况大同小异。所谓是,“众见利者,非利也;众见害者,或利也。”

越是在绝大多数人看不清楚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年的疫情反复,很可能就是一次“倒春寒”,相关行业龙头加速集中,正在形成一个“剩者为王”的态势。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院业寒冬,2022或是倒春寒,行业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