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命运搏斗时毁灭了自己,但是他的心灵却变得无比高尚。在所有的悲剧中,命运所塑造的悲剧永远是最为辉煌的那一出。人只有在不幸中才能知道你自己是谁。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维格)
---开场曲是《AKaleidoscopeofmathematics》
(数学万花筒)
《美丽心灵》电影海报
影片《美丽心灵》讲述的是以诺贝尔获奖数学家约翰·纳什为原型及其理论纳什均衡的提出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虽然是一个以现实世界中真实人物的故事来改编的电影,但事实上影片并没有完完全全一板一眼的临摹人物的人生。
影视的表达不仅仅对人物的表达,更是对现实人物的一种升华以及是导演及编剧对世界的理解的一种呈现方式。美丽心灵这一主题一直贯穿着影片的始终,美丽心灵在英文里译为ABeautifulMind,“Mind”不仅仅是心灵的意思,也有心力,心智,智慧等解释,而“beautiful”的解释也不仅仅是美也有极好的意思,而美的含义更是博大,所以这是一部关于好的影片,表达的是关于人性善的,正能量的一面。
影片中,约翰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坎坷!开片镜头是普伦斯顿大学的教学楼里,教授正在讲述二战期间数学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为了表达出人物迷茫,并且认为坐在教室里听课是浪费时间的情绪,将约翰放置在了教室的角落并且与正常的自信昂昂听课的同学有些距离,双手无措,这些影片呈现的细节更表达了人物不善交际,古怪孤僻的性格特征。
普伦斯顿大学的教学楼
所以从影片开始的前5分钟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性格有点孤僻的,在人群中有些古怪但仍然可以跟周围的同学开玩笑的的普林斯顿优秀学生这样的一个人物。
坐在角落的男主角
从第5分钟开始,影片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融入了主角的内心世界的视角,但是,作为一个观众的视角,在不知道后面情节的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这已经就是主角的内心世界和虚拟的人物了!在现实中,很多时候天才呈现出来的一面性,并不是他们的原型,与正常呈现出来的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多面性存在于他们的心智之中。影片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第一个幻想中的人物是,人物心中那个跟自己现实完全相反的人物,他的浪子室友查尔斯。
浪子室友查尔斯
这个室友在约翰的大学期间似乎只充当了一个舍友的角色,并与其班上的同学区分开来,由于演员的不同,我们很难想到,其实例如:室友做出的酗酒的行为,因愤怒将桌子推到楼下,停下研究到顶楼放松等等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他自己所为而他又浑然不知。
这是导演表达精神分裂的一种方式,而这位患有精神分裂的人类是一名人类史上少有的逻辑思维和数字天才,对于其心智的表达就尤为的需要合情合理的情节而又有含有精神分裂的成分,影片选址的视角是在大学的校园里面,个人的行动也相对独立,更是造成了一种欺骗的视角,也让这个室友合情合理的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观看影片的人完全的蒙在了鼓里与约翰一同以为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与查尔斯天台对话
导演的处理手法已经非常完美了,细细回想才能发现,这种处理手法需要十分的小心,需要主人翁,不过多的与身边的真实人物有过多的互动,需要主人翁有充足的个人独处的时间,就是与其幻想出来的人物有充足独处的时间。
不难发现,在大学期间,室友出现的地方都是适合独处的场景,独立的寝室,深夜人少的图书馆,一个人独自打球的酒吧,浪子室友肆意的表露他的情绪,心情不好就喝酒,饿了就吃饭,愤怒摔桌子,提交论文的紧张以及被肯定的兴奋。就内心世界来说,这个人物是约翰大学期间的自我心理支柱,自我心理的发泄,是他精神分裂中性格的另一个自我。
与室友查尔斯对话
主人翁在大学毕业后,确实为国家国防部做出了一些贡献,也曾经进入过国防部的五角大楼解决数字解码的难题。但是难题并不是时时都有的!而在这个时候影片开始出现第二幻想人物威廉·迫切,他是国防部的一个秘密的幕后老大。这个人物第一次出现是在约翰进入五角大楼为国防部解开俄罗斯入侵路线将要离开的时候,第二次出现是在约翰刚给麻省理工大学学生上完课的路上。
国防部幕后威廉·迫切
这第二次见面他们进行了一段简短的对话,这段对话与其说是对话,不如说是人物个人的独白,此时约翰其实是独自一人,他没有家人,没有好友,是一个独行侠。
同行并进行一段简短的交流
影片安排这位逻辑思维缜密的天才为自己虚构了一个完整的解码战略研究中心,画面的真实程度,完全足以让观看影片的观众认为这就是真实发生在约翰身上的事件。从这段开始,有很多地方一个无法完全的分清楚这是人物参与的真实世界还是其虚构的幻想世界了。
到此为止,导演都是以人物的第一视角来讲述故事,作为人物的第一视角,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的天才患者的视角来说,真实与虚幻确实已经分不开了。威廉·迫切这个人物在约翰的精神世界里充当的是对理想和荣誉追求的角色,从大学开始约翰就讨厌在教室里上课,也不喜欢给学生上课,这些他统统认为是浪费时间,在大学里给学生上课可以说在约翰看来是埋没了自己的才能,影片中也有两处明确的提到这一点。
一脸不情愿去上课
而第三个幻想人物是和第一个幻想人物一起再次出现的,是一个小女孩,是约翰幻想出来的浪子室友查尔斯的小侄女,这其实又是人物与自己内心的又一次对话,至此场景仍然是现实与内心完全分不开。
第三个幻想人物
与真实世界一样,约翰的精神分裂的世界也是有迹可循的故事情节,小女孩出现的时间点是在为威廉·迫切工作的时候出现意外,秘密基地败露,在精神分裂的世界里也会有自己立体的情绪,以此以假乱真,这也可以说也是导演为了表达精神分裂者完全分不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一种手法了。
从三个幻想人物完全出现后,导演安排的构建的虚拟世界显然已经没有了前面的那么谨慎了,也许是约翰的病情加重了,导演完全按照约翰的人物视角来拍摄,忽视了其他人物的存在,让主人翁与其幻想出来的人物大声的对话,但又仍然较为谨慎的将现实人物与主人翁幻想出来的人物巧妙的进行错过,使得在观众最终看到会看到一些疑惑的画面。
在走道上大声呼喊
最终解开了谜题的是,约翰在精神治疗室与治疗师的沟通之中。从这里开始,约翰和观众进行了分离,主人翁仍然沉浸在第一人称视角,而观众能够得以以开始拨开迷雾的第三人称视角看到整件事的真实始由。我们已经不能完全看到约翰的第一人称视角了,但仍然可以知道他脑海的困惑和行为不正常的理由。
说到真实世界,在约翰的真实世界里,最真实存在的两个人物一个是他的妻子,另一个是大学期间的竞争对手杰森。在妻子的带领下,我们逐渐解开了迷雾,在观看影片的我们其实跟约翰是一样的,不敢相信前半段所经历的事件竟然是假的,由此可以借助影片可以感受到约翰心里的绝望,达到导演的共情的目的。
他们那么的合情合理却是不真实的存在,经由自己的逻辑构想出来的世界瞬间崩塌,也许是药物的原因,也许是未来表达真实的世界,影片的这一段,幻想的人物没有出现过。在借助外力的作用下,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似乎一切都回归了平静,而现实的世界确实也如影片的这一段,就是如此的平静,平常的现实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的机密存在。
约翰构建的虚拟世界崩塌了
影片最后一段在以约翰为主的内心世界和以妻子为主的真实世界中来回切换为主,进行了主人翁自己内心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平衡。当视角又一次回归了约翰的第一人称时,观众已经走出了迷雾,重新看待剧中出现的三个幻想人物了。
约翰在与自己的幻想人物道别
整部影片的神奇之处在于,看到最后观众竟然可以将约翰的内心世界,别人的真实世界与约翰的现实世界分得清清楚楚。幻想的人物在约翰认清他们之后,还是会不断的常出现,但是这个时候,约翰可以跟作为观众的我们一样选择去忽视它,不要以为他的精神分裂症已经好了,他仍然会分不清真实与幻想,而是作为天才的他用自己的心智去把他们分开了。导演似乎达到了他的目的,让我们以天才的视角看待和对待世界。
影片完全将人物的天才,心智逻辑以及精神分裂的世界,完整的表达了出来。《美丽心灵》让我们看到的是,幻想中的世界是可以跟现实世界放在同一个平行视角进行表达的,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表达不同的世界。如果将人物所有主要的人物放置在同一画面里面,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空间。例如,将约翰,浪子室友,威廉·迫切,妻子和杰森,就会出现三个空间,约翰的精神空间,真实的空间以及虚幻的空间。
天才与疯子介于一线之间,约翰就是那个可以在天才疯子之间来回切换的天才。
以理性分辨非理性,以常识分辨错觉。
约翰渴望伟大,也深知自己的天才,但是天才也是人,也需要过凡人所过得日常生活。
最近疫情肆虐,安心在家休养
希望世界渡过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