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辑风格
所谓节目的剪辑风格,简言之,就是后期编辑多节目后期剪辑的整体构思。它体现了后期编辑对编导创意的理解,对节目内容,结构的把握。后期编辑所做的剪辑提纲是其具体的表现。由于电视节目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编导者的风格不同,这就决定了针对不同种类的节目应采用不同的剪辑方式。剪辑师在动手剪辑一部片子前,必须首先熟悉节目,把握住编导者的创作意图及艺术追求,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考虑所采用的剪辑手段,建立片子的剪辑风格。剪辑风格一旦确定,就应保持前后一致,使之贯穿于整个剪辑过程中。
(二)剪辑节奏
“剪辑节奏是由画面主体或摄像机镜头的运动、镜头的长短、景别的变换、组接时的切换速度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片子中事件、情节或人物情绪变化的速度和强度,是影响片子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电视镜头剪辑节奏指一个镜头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越短,作品的节奏便越快;一个镜头在屏幕上停留时间越长,作品的节奏便越慢,也就是说,短镜头,造成快节奏;长镜头,造成慢节奏。编辑节奏要充分和电视专题片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后期剪辑阶段,应当按照事先写好的脚本将拍摄内容剪辑连接到一起,同时,脚本之外的一些精彩的拍摄素材也保留下来,并保持作品的流畅,注意控制作品的节奏。
(三)剪辑结构
“镜头的编排、段落的组合其表现形态即为剪辑的结构。电视的剪辑结构有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布局,这是对整体形式的把握,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另一个是内部构造,这是对影片中局部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
(四)剪辑的表现手法
“总的来说,后期剪辑的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特技;2.无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跳切;3.有画面附加技巧与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混剪。”特技有淡入淡出、划出划入、帘出帘入、叠化、定格和多画面等等。运用画面附加技巧来结构全片,推动情节发展,进行时空转化、处理任务关系,是影视艺术的一种结构形式,是影视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是影视艺术最为重要的剪辑手法。不论运用何种剪辑技巧,都是根据影片的内容、情节、风格、样式,采用适合这一专题片的剪辑技巧进行艺术处理,特别是运用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方法,必须具有高度的艺术技能,准确的蒙太奇语言,共同通力合作,排除任何任意性,才能顺利完成无画面附加技巧剪辑的最高任务。
温馨提示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