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培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在决定我们看什么电影CBNweekl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8302892.html

在中国电影行业,真正具备操盘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的制片人(或者组合)数量并不多。现在,市场的下跌逼着行业重新回到产品逻辑上。

对着上座率不足15%的放映厅,王盈感到了焦虑,“再这样下去,别说年初制定的20%业绩增长实现不了,现在每放映一场都是赔本的。”尽管国内电影市场在年初春节档依靠周星驰的《美人鱼》超过31亿元的票房迎来同比51%的惊人增长,但接下来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档和国庆档却分别出现5年来的首次票房负增长。王盈这样的一线院线经理最早感受到了这股市场寒流。

不妨来细数一下今年的电影单片表现:暑期档国产电影票房冠*得主《盗墓笔记》9.8亿元(去年同题材的《寻龙诀》票房16亿元);《微微一笑很倾城》2.6亿元(去年同样改编自顾漫三部曲的《何以笙箫默》3.52亿元),《大鱼·海棠》5.5亿元(去年同档期同类型的《大圣归来》9亿元),《陆垚知马俐》1.8亿元(去年同等体量的《滚蛋吧!肿瘤君》6亿元)……与去年相比,或由超级IP改编,或是热门类型片的电影都没能再破纪录,去年叫嚣着“我们有钱,我们有IP”的公司今年也普遍失声。

我们在去年的封面故事《资本在狂欢,电影想哭泣》中曾描写过一种怪现象。IP所有者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与市场博弈,这似乎成为新入局者迅速拉平自己和传统电影制片公司之间经验差距的制胜法宝。相应的,在资本对IP的过分依赖下,时间、经验,以及传统电影人对电影规律的尊重,反而成了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

另一方面,电影市场开始被一种长相类似的年度类型片占领。比如,《致青春》火了之后出现了大批青春题材电影;《失恋33天》成功后,大批小成本的爱情轻喜剧又占领了大银幕;当《泰囧》成为当年票房冠*,《心花路放》《煎饼侠》《港囧》等喜剧接连打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资本很快就爱上了这种模仿某个爆款然后快速上马一个项目圈钱的模式。

这肯定不能被称为一个正常的市场。终于,在经历了年总计超过亿元的票房狂欢之后,中国电影走到了为各种怪现象埋单的时刻。

那么,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电影工业有所谓不能被忽视的规律和逻辑吗?一部尊重观众智商和钱包的电影应该怎么被生产出来?到底是哪些人在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电影?

好莱坞模式仍是一个有效的参照系。在年代,好莱坞的电影制片人就已取代导演,成为电影生产的中心角色。也就是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并不是颁给导演,而是颁给制片人的。《好莱坞启示录》一书中对这个角色的描述是:他们的工作横跨创作与经营管理,具有足够的艺术水准、眼光和判断力,他们可以挑选题材,找编剧写剧本,聘来合适的导演,寻找投资方,确定合适的演职人员组成剧组。影片拍完后,他们还要负责影片的销售,拥有电影的最终剪辑权,甚至可以解雇导演。

与此同时,好莱坞还制定了一系列工会制度和完片担保制度来约束导演和编剧的工作,让项目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权力过大导致失衡,保证制片人、导演、投资人可以各司其职—这群人共同决定了好莱坞会向全球输送什么样的电影作品。

在国内,这样真正具备操盘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的制片人(或者组合)数量并不多。但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生产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期待专业制片人这一角色在市场上的作用日益放大。他们的资历、眼界,甚至价值观,会越来越多地决定未来中国电影的质量、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及观众的观影体验。

再者,中国电影市场也不可能长期保持“钱多、人傻、速来”的非常状态,今年两大档期遇冷已经说明了问题,考虑到这种票房下滑还是建立在影院和银幕数量都在增长的前提下,这一市场变化就更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电影市场需要冷静,好的制片人和良性电影制作模式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也更加凸显。

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的采访之前,杜扬刚刚跟团队讨论好《封神》的项目预算,这是乌尔善和陈国富在《寻龙诀》之后搭档的新系列电影,也是她所属的北京文化旗下摩天轮文化传媒未来3年最重要的项目。

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让杜扬在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你可能并不熟悉这位常年隐身在幕后的制片人,但她开发的项目你一定看过。从《南京!南京!》《失恋33天》,到《同桌的你》《寻龙诀》,杜扬参与过的电影很少失手。11月8日即将上映的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杜扬于年就买下版权,当时刘震云的小说还没有出版。冯小刚正处于筹备《抗美援朝》遇挫的阶段,他不想再做冯式喜剧了,打算转换风格做一个严肃的题材。

每一部电影的诞生都来源于一个点子,可能是一本知名的小说、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一则并不怎么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