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电视剧市场无疑是蓬勃发展的一年,各类题材大剧频出,可谓是百花齐放,其中,《那年花开月正圆》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扎实创新的创作底色稳坐新一代“剧王”宝座。
其实,粗略看来,《那年花开月正圆》和近几年崛起的大女主戏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细细品之便不难发现,该剧突破了大女主剧固有的套路。首先,它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态度,是时下行业内中所少有的;其次,无论其内容或是人物形象均扎实丰满,一展其创作诚意。剧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女主周莹从一个自由自在的“江湖丫头”成长为精通商场的吴家大当家,也看到了沈星移从一个嚣张跋扈的公子哥成长为一心变法的进步青年……几十集剧情,十几年的岁月匆匆而过,将众多角色的一生囊括其中,《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剧王”标杆,实至名归。
多元化剧情环环相扣,
彰显原创魅力
《那年花开月正圆》和以往的大女主戏最大的不同,最直观的差别就在于,它并不是一部IP改编的作品,而是由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原创的,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励志传奇人生。
据悉,在5年多的时间里,导演、编剧以及所有的主创团队都坚持“从新出发”的制作理念去创作作品,剧本几经易稿与推翻,力求制作精良,虽困难重重,但也始终本着对观众负责态度在创作着。
为了满足不同年代观众欣赏需求,《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剧本创作在编排上多采用了“以人为本”的手法,以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剧中女主角周莹也跳出了传统大女主形象的窠臼,在她身上看到的更多是自由、平等、创新等新女性特质,既尊重了历史,又符合影视艺术的审美。
此外,这部剧的剧本扎实,戏剧冲突一波三折、环环相扣,如此一来,观众自然就会随着剧情进入角色之中,完成自我欣赏的快感。从江湖儿女、吴家学徒、吴家少奶奶、吴家掌门人,再到陕西女首富,这其中经历的坎坷与艰辛是该剧的血肉和灵魂。而实际组成整部剧的脉络是非常精妙且十分复杂的,从周莹与少东家吴聘短暂、贴心的相处,到“星莹”二人的情感蜕变,从吴、沈两家的商战博弈到周莹与沈四海、胡咏梅的对峙,以及赵白石与杜明礼交锋背后的整个时代变局,众多剧情线的融入让这部剧突破了感情剧只谈情、商战剧只论战的单一叙事模式,多元化的剧情,青春化的演绎,同时又兼顾正剧的基调,在满足年轻受众的观剧偏好的同时,也注重了精神内核的输出,一展原创的魅力,演绎出不一样的“大女主戏”。
寻求演员、角色之间的最大“匹配值”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演员阵容无疑也是它的优势之一,该剧对演员的选择不仅看重演技,更重要的是角色与演员间内在的“匹配性”,即注重角色本身的个性特点而并非演员光环。
孙俪在剧中的表演无疑是一大亮点,剧情开始,孙俪褪下华服,摇身一变成江湖儿女,到后期周莹的商海励志与情感跌宕让人更加热血沸腾与纠结虐心,而剧中孙俪的几段哭戏,更是极具感染力,令观众大呼过瘾。值得一提的是,陈晓饰演的沈星移是一个虚构人物,也是全剧最立体的形象,陈晓则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和精彩的人物塑造能力,多次花式登上热搜榜。除孙俪、陈晓外,何润东也一改以往硬汉现象,凭借吴聘的温文尔雅收获“国民老公”之称。
此外,饰演杜明礼的俞灏明,饰演春杏的许芳铱等演员,也都因该剧收获了极高的人气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