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九马画山旅游项目策划
一、项目背景
阳朔是全国发展旅游业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喀斯特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桂林旅游的经典品牌,阳朔被世界旅游组织确定为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已成为阳朔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拉动了住宿、餐饮、运输等服务业的高速增长,阳朔县直接、间接的旅游从业人员已达10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根据《阳朔县旅游总体规划方案》,阳朔县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两片三带”的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构成阳朔旅游的总体发展骨架。*片区是漓江东岸的文化旅游产业园片区,重点发展旅游集散地、旅游服务景区、自驾车营地和主题文化社区,以民居风情体验、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汽车旅馆等功能为主的*片区。
九马画山是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是大自然的笔墨奇观。位于*镇西北4公里,山高余米,宽米,临江而立,石壁如削,壁上五彩斑谰,远望如一幅巨大的画屏,细细地端详,画屏中似有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或昂首嘶鸣,或扬蹄奋飞,或回首云天,或悠然觅食……宋代诗人邹浩把它比作天公醉时的杰作:“应时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清代诗人徐弓赞道:“自古山如画,如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问”。
清代两广总督阮元对画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六年间五次来游画山,他在《清漓石壁图歌》中写道:“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如今在画山渡口不远的崖壁上,仍可看到“清漓石壁图”五字石刻大榜书。有民谣流传:“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据说年周总理与陈毅游漓江时,面对画山揣摩了许久,周总理看出九马,陈老总看出八马。游客每每到此,总要细细揣摩,发挥想像力数一数。画山,堪称漓江”巨壁美”之冠。
九马画山是阳朔风景区唯一集漂流、溯溪、露营、徒步、攀岩、野战、滑道、户外拓展的综合型休闲旅游景区。泛克尔经济发展策划研究所在规划过程中,本着切实从九马画山天然的地质资源、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特色出发,结合漓江风景名胜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九马画山神话传说、当地传统壮族及瑶族的特色优质文化旅游资源这一原则,希望将九马画山旅游区打造成为原生态的奇山秀水、人文独特的养生休闲主题旅游区。项目的难度在于如何充分利用传统奇山秀水资源与现代养生休闲模式的相结合、共融以及同发展,项目建设单位以创新思维和创意产品为突破,以休闲产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为带动,以大市场的营销为介入,打造面向未来的特色鲜明的“赏画品马悟人生”的原生态养生旅游区。
在此背景下,项目实施单位以“大阳朔、大景区、大旅游”的理念发展旅游产业,在旅游安全、景观环境、标识标牌等方面进行细节化、人性化的完善,美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向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迈进。
二、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桂林市阳朔县*镇漓江边。
九马画山山高余米,宽米,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亩,全部为长期租用地。
九马画山区位图
九马画山位置图
建设地属丘陵,地势东高西低,镇西为岩溶地貌,群峰如剑芒排插,分列于漓江两岸,东半部属蒿坪龙山脉,山高坡陡,海拔多在米以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数以百计,最高峰是蒿坪龙,海拔米,是阳朔县最高点,境内有漓江、大源河,湖家源流经境内。
三、建设目标和定位
1、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阳朔县旅游发展格局现状,顺应旅游市场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以山水文化与绿色资源的相映、回归、融合为核心理念,在阳朔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漓江山水文化品牌支撑下,阳朔九马画山旅游区的启动将作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引领阳朔旅游新世纪发展的重要内容、承载阳朔旅游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2、项目亮点和特色
九马画山旅游区自然景观奇特,人文风情浓郁,气候宜人,具有神奇的奇山秀水地质地貌和特色的品“马”养生文化资源两大特色,本项目亮点是以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节床、习俗、食俗为依托,以静谧自然的美好生态养生环境为主要吸引力,将九马画山旅游区打造成中国知名自然与人文共通的品“马”养生文化旅游精品。
3、项目定位
目前九马画山旅游区主要游览景观由画意奇景漂、徒步休闲游以及江边露营三大片区组成。三大片区的产品内容特色单一,人为痕迹明显,游玩时间与游玩路线受限,造成其景观效果下降,游览性降低,急需整体规划的重新布局与提升产业资源的优化。根据上述分析,该项目在画意奇景漂、徒步休闲游、江边露营三大片区的基础上对九马画山旅游区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了重新提炼,增加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内容、功能服务、设施配套,着重品“马”养生文化与奇山秀水自然文化的相互结合,对整体提升改造为重点。
项目的功能定位为:品马养生、山水畅游、民俗体验和运动休闲。
主题定位则是将九马画山旅游区打造成中国第一品马养生山水游,而形象定位为赏画品马悟人生。
四、建设内容
依据旅游路线、项目设置、地形、旅游功能等条件,将九马画山旅游区重新划分成四区一大轴,四区分别是指“综合服务区、画山园区、马山园区、砚山景区”;一轴则为“生态文化旅游线”。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路线,将生态文化旅游轴以电瓶车与木栈道步行形式衔接,使品马养生山水游的游客留宿期间既可以欣赏九马画山的奇山秀水又能在景区内进行品马养生,使景区形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共融共通相结合的小型旅游综合体。
九马画山功能分区图
其中,“综合服务区”是沿着生态文化轴往西行进入九马画山旅游区的第一站,因此它主要兼顾有游客接待、留宿服务的功能,包含商业街、马酒店、马家乐及停车场,拥有便利商店、商业步行街、民俗风情小吃、特色餐厅、旅游接待、养生酒店留宿的服务功能。
“画山园区”包括摄影绘画商品一条街、绘画艺术学校以及摄影培训学校等。
“马山园区”是草的海洋,在草海中增加了数马台、赛马场、养马景区、马文化博览中心、马文化演艺中心的马文化景观构筑物及配套设施。
“砚山景区”结合当地景观资源与自然场地,构建观景长廊与休憩木屋等绿色建筑小品,配合景区的主要建筑群体“华容道”。
五、建设规模
根据项目目标和定位,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用地面积约.4亩。总建筑面积㎡。
(一)综合服务区
主要分为入口集散区、马酒店、商业街、马家乐四个大的片区。总用地面积.6亩,总建筑面积5.5万㎡。
1、入口集散区
位于项目主入口,以景区文化广场为主,以游客服务中心、展示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为辅,打造景区首个主题形象展示窗口区和景区主要游客集散区域。该区块用地面积为45亩,其中广场的面积大约为18亩。建筑面积0.5万㎡。
2、马酒店
马酒店临近综合服务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轴”路线修建,作为九马画山园区的养生居住、休闲游憩、商务会议、节日庆典、驴友集会的主要场所,同时可以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提供场所,以传承桂林漓江地方物的山水文化。该区块用地面积为亩,建筑面积为2万㎡。
3、商业街
商业街沿主道路布置,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现代中式商业街,包括4街:购物街、美食街、休闲街、江岸商业街。
购物街:以山水旅游纪念品、艺术家工作室、工艺精品等内容为主体,结合功能和景观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入口集散商业氛围。
美食街:以阳朔当地美食以及国内特色佳肴为主,将引进多个概念餐饮著名品牌。
休闲街:以项目山水文化旅游休闲氛围为核心,构筑以茶室、咖啡馆、书屋等休闲商业为一体的休闲街。
江岸商业街:依托漓江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商业设施,作为休闲度假的配套设施。
商业街分两个部分,东西向临街商业长约米,南北向临街商业长约米。占地面积.1亩,建筑面积为2万㎡。
4、马家乐
马家乐作为九马画山服务区主打的品马养生旅游文化品牌,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在一个优美的奇山秀水自然生态环境中,以品“马”文化养生度假的休闲旅游,赋予更多的与马文化交流、互动及以品“马”即悟“人生”的养生旅游理念,使之与九马画山形态各异、鲜明深刻的山水石貌相融合,最终形成自然生态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九马画山小型旅游综合体。
项目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1万㎡。
(二)画山园区
画山园区是九马画山旅游区的“赏画品马悟人生”养生旅游的创意工坊、文化活动中心,主要功能包括观光、创作、培训、体验、娱乐等。景区设施摄影演艺商品一条街、绘画艺术学校、摄影培训学校。总用地面积共.8亩,总建筑面积2.3万㎡。
1、摄影演艺商品一条街
摄影演艺商品一条街以漓江山水为背景,展示山水文化。游客可以参与到身临其境的绘画、摄影和DIY亲手加工制作后的工艺品再以不菲的价格出售卖给亲手制作的游客们。该区块用地面积为亩,建筑面积1万㎡。
2、绘画艺术学校
绘画艺术学校青山绿水环绕,闹中取静更能感受大自然独特魅力,是学习与创作的难得之所。学校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包括教室、展厅、标准学生宿舍、活动区、食堂、超市、阅览室、保卫室、医务室、文化课教室、心理咨询室、办公区等设施。
3、摄影培训学校
摄影培训学校是以专业化妆、摄影、形象设计为特色的大型职培机构,学校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
游客摄影培训与交流
游客绘画培训与交流
(三)马山园区
马山园区由数马台、赛马场、养马景区、马文化博览中心、马文化演艺中心的马文化景观构筑物及配套设施组成,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
1、赛马场
主要服务于跑马赛事,设置马匹租赁商店、马术会、马城影棚、婚庆节日等,场馆经营活动为主,整合少数民族与现代马术的文化、服饰、技艺等,并可以策划与相关的影视拍摄、婚庆组织、节日庆典等,增强旅游吸引力。赛场设置于马山园区场地西部,呈不规则形状布局,空间丰富的马道内街,建筑形式上融入美国农场庄园、西部牛仔文化元素。赛马场按国际标准设计兴建,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为㎡。全长1米,宽25米;内圈为训练跑道,全长1米,宽15米。场内建有可容纳3万名观众的防雨看台。一层设有能容纳0人席位的大厅,二三层设有中厅和相配套的中西式、功能齐全、豪华典雅的各种包房。各层还设有酒吧和乡村风味小吃。赛马场用计算机售票,比赛时用马闸起跑,摄像机跟踪监视,终点判定机判定,大面积彩色屏幕图像及数字显示等国际先进设施。
2、养马景区
占地面积亩,设置㎡左右的大型马圈,以供个人马匹或比赛表演马匹的操练。景区建设近可供养50—60匹马的马房,马房宽敞高大,采光良好,建筑面积为㎡。
3、马文化博物馆
马文化博物馆分为马文化展厅、马科普展厅、世界名马展厅、中国名马展厅、马类运动项目八个展厅。占地50亩,建筑面积为㎡。
4、马文化演艺中心
马文化演艺中心按马术演艺场规范标准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马术演艺文化交流中心,由马术表演场、观景台、茶马文化展示中心组成。占地84亩,建筑面积为2㎡。
5、数马台占地20亩,建筑面积㎡。
(四)砚山景区
砚山景区位于漓江西岸,是九马画山观山景秀天水的主打旅游产品,整个景区形状相似一个磨墨临摹的砚台。景区在西面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景观资源与自然场地,构建观景长廊与休憩木屋等绿色建筑小品,配合景区的主要建筑群体“华容道”,建筑面积0㎡,以求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规划设计理念。
1、休憩木屋
沿漓江江畔设置的木屋群,在经营上以品马养生文化为主题,提供观山秀水、踏青写生、养生度假等服务,休憩木屋群的建筑风格、建筑内饰均体现浓郁的九马画山文化特色。木屋建筑由20栋风格不同云型屋组成,建筑面积约0㎡。
2、华容道
在景区中央构建长5公里、宽1.6米的木质华容道。
3、观景长廊
在景区西面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景观和场地,修建长11.9公里的观景长廊。
(五)生态文化旅游线
生态文化旅游线是衔接综合服务区、画山园区、马山园区、砚山景区的中心主轴,东西横贯整个旅游区。它是利用项目地的步行木栈道,营造的一条品马养生、山水畅游、民俗体验、运动休闲的自然人文旅游路线,这里是通往九马画山三大片区的主要交通节点,重点项目产品有:漂流、溯溪、露营、徒步、攀岩、野战、滑道及户外拓展等。这里也是游览九马画山旅游区“品马养生、观山赏水”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景观廊道。
生态文化旅游线户外活动项目
具体建设内容有:
三大动感娱乐设备:漂流、溯溪、滑道;
三大山地极限运动:野战、徒步、攀岩、;
两大特色户外运动:露营、户外拓展。
九马画山峡谷漂流全程3.5公里,整体落差80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九马画山峡谷险峻奇特的漂流路线。溯溪从*镇码头(即20元人民币图案处),乘竹筏逆流而上至九马画山,再顺江而下,尽享漓江山水精华风光。
九马画山峡谷两侧岩石岩性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石,在构造运动和水流冲刷等联合作用下形成深切河谷,同时,由于两侧植被发育良好,从而形成集秀、险、奇、幽的神秘迷人景观。规划将此次级峡谷分别作为峡谷观光休闲和溯溪生存体验场所。
旅游者背帐篷及有关用品(攀岩和野外生活用品)徒步探险溯溪穿越峡谷,沿画山村抵达源头进入新大龙崴,在新大龙崴进行休整和进行拓展训练及攀岩体验活动,并在黄粮坪区域野营区露营,完成超越生存体验。该线路的建设内容少,应尽量保持原始状态,沿途仅需设置饮水点标志、休憩地标志及简易厕所;要求为旅游者提供较详细的路线图(内容应包括各种典型标志物、饮水点标志、休憩地标志、标明简易厕所及危险地段等)。
本文由GS渔舟唱晚原创,欢迎